首 页 机构简介 馆藏介绍 工作动态 政策法规 陇县地方志 陇县党史 陇县大事记 服务指南 利用实例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陇县概况 >> 正文
 
陇县概况
发布时间:2016-10-28 新闻来源:

 

概  况
 
 
陇县史称陇州,因地处陇山东阪而得名,东临千阳县、南接宝鸡市陈仓区,西北部与甘肃省华亭、清水、张家川、崇信、灵台五县毗邻。县城地处县境中心千河与北河交汇处,自北魏历为州、县治所在地。距宝鸡市76公里,西安市251公里。秦襄公曾在此建都,汉初设置陇关,素有“秦都汉关”之称,是先秦文化的发祥地和古“丝绸之路”上的重要驿站。版图面积2285平方公里,辖10镇,158个行政村,2015年年末总人口27.25万,宝中铁路、宝汉高速、国道G344贯穿全境,为陕甘宁三省通衢和边贸重镇。
 全县有耕地54万亩,林地184.5万亩,草地71.6万亩,森林156万亩,森林覆盖率50%,为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。野生植物千余种,国家保护动物十余种。矿产资源品种多,藏量大,现探明煤炭总储量102亿吨,石墨储量138万吨,石英石、大理石开发潜力巨大。旅游资源优势明显,境内龙门洞为道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开宗栖真之地,关山草原为西北内陆地区唯一的高山草甸。现为全国文化先进县、全国商品粮基地县、秦艽GAP基地县、国列玉米制种和商品牛基地县,奶畜、烤烟、核桃三大产业均位居全省前列。
近年来,陇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,以“打造宝鸡副中心,建设幸福新陇州”为目标,以“五大转型”(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、由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型、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转型、由传统的商埠重镇向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转型、由单一型干部向复合型干部转型)为路径,以"规划引领、项目支撑、重点突破、谋求跨越"为总体要求,以招商引资为动力,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强力推进“五大突破”(特色农业、城镇建设、县域工业、文化旅游、发展环境),统筹推进“五个陇州”建设迈出新步伐。2015年,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9.78亿元,同比增长12%;地方财政收入3.04亿元,增长13.3%;农民人均纯收入8568元,增长12.1%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179元和7581元,增长9%、9.2%。
 
 
地理位置
 
 陇县行政隶属陕西省宝鸡市,地处渭北高原西部边缘地区(关山东麓),位于东经106°26′32″-107°8′11″,北纬34°35′17″-35°6′45″,东连千阳县,南邻宝鸡县,西北与甘肃省的清水、张家川、华亭、崇信等县接壤,南北宽57.6公里,东西长59.7公里,境内川原狭小,山大沟深,地势险要,是关中通往西北的主要关隘之一,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,古有“关狭钥匙”之称。境内海拔800.2——2466米,高差1664米 ,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。
 
 
 
历史沿革
 
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陇县历史悠久,远在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,先民就在千河谷地繁衍生息。
  陇县建制较早,商代为矢国领地,周代(约公元前771年)为秦非子驻地,是秦人重要的发祥地。秦始皇26年(公元前221年)为“汧邑”,汉高祖元年(公元前206年)改邑为“县”,置陇关,故有"秦都陇关"之称。驰名中外的"丝绸之路"由此关经过。北魏孝明帝时(公元517年)于“汧县”又置“东秦州”,因魏废帝2年(公元553年)改秦为“陇州”,历经五代、宋、元、明、清,辛亥革命后(公元1913年)改州为陇县,1961年与千阳合并,1964年重新恢复陇县县制至今。
 
 
 
名优特产
  
 
         陇县名优特产和工业资源丰富。辣椒、核桃、生漆、木耳、烤烟名优特产和西洋参、麝香、五味子等名贵中药材荟萃。长焰煤、石灰石、大理石、晶石墨、石英石、磷矿石及铅、锌、钼等矿产资源藏量充裕。在经过对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,多元经济格局已经形成,重点围绕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,以水泥、花岗岩、乳制品和炸药等生产企业为主,进行资金、技术、政策倾斜,对优势企业重点装备。引导、鼓励、支持企业引进、消化、吸收和自主技术创新。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,关山、瑞芙、和氏等品牌奶粉和奶制品、秦陇牌、亚特牌水泥、陇州红花岗岩、五味子果酒,岩石炸药等产品多次在国岩和省级获奖,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。

版权所有:陇县档案馆(局) 地 址:陇县东大街75号,陇县人民政府大院内。
陕ICP备10202223号

 宝公网安备61032700004号  网警举报